人間通訊社

2025年11月22日 星期六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心靈補給 > 弘法開示> 法寶寺生活講座 曾廣志暢談「貪生不怕死」

弘法開示

字級

法寶寺生活講座 曾廣志暢談「貪生不怕死」

【人間社 郭芊筑 新竹報導】 2022-12-14
面對生死課題,如何從貪生邁向不怕死?「生」與「死」都能來去自如。佛光山法寶寺12月11日下午舉辦生活講座,邀請佛光山南華大學生死學碩士暨澳洲Griffith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哲學博士,同時也是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檀講師曾廣志博士,談「貪生不怕死」。他用歌唱、圖片、醫學教學臨床實務和生活中所見所聞,與內心對話,暢談生命歷程體悟。近150名聽眾歡喜聽講,以佛法的智慧觀照覺醒生命來去之間。

曾廣志分享家庭成長背景和學佛歷程,7歲上台演講,題目講到一半,站在台上發抖,但也因此發願努力向學,成為他日後成長的助力與站在台上演講的勇氣。他說:「不要讓過去的經驗侷限自己。」

在一個有宗教信仰的家庭環境長大,從小就與佛教結下殊勝因緣,並皈依三寶。除了感恩家人,更感念星雲大師把人間佛教理念推廣到馬來西亞怡保東禪寺以及全球各地。

他在就讀高雄醫學院時,擔任佛學社社長,第一次舉辦活動,到佛光山藏經樓參訪,在編藏處,看到星雲大師念茲在茲的推廣人間佛教理念,讓他真正認識佛光山的精神。在醫學院學習的過程中,見到病患生死,自我反思生命意義,對生死的迷惑和不解,啟動他研究生死學的動力,於是放棄醫學,轉讀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畢業後再進修澳洲Griffith大學應用心理學輔導。他說,念生死學系期間是他非常愉悅的時光。

20多年來,耕耘生死學以及推廣生命教育,在澳洲Griffith大學醫學院,省思生命教學方法,探索生命的奧妙與意義,並了解生命的真實涵義。他四處講學,於課堂上,與大眾分享精采的生命故事,帶著大家認識生死。他說:「活著的時候,要為下期生命做準備非常重要。生命中各種因緣,都是不可思議,能夠搭上佛光法船是很大的幸福,要好好珍惜。」

一個人知道自己往生後要去哪裡就不怕死了。要從每一天的過程中去看到生死,當看到每一天的生死,對生命的生死就比較有準備。活的時候,每天都用「和解」態度來修持,對每個人、每件事都能和解,每天的生活就會很充實、自在、真切與誠懇,臨終時就能安然自在。

學員江順裕分享,平常很少受感動,但聽了檀講師清唱「觀音菩薩」的音聲,內心深受感動而流淚。黎仁隽說,原本不知道如何與有心理和精神疾病的人做和解,上了講師的課,受益良多,日後會以對佛法的認知,去關懷病患,學習與他和解,做一個實踐人間佛教的修行人。國際佛光會檀講師涂順龍表示,在聽課前是「人生路上兩茫茫,生離死別欲斷腸,未知天涯相聚日,蘭摧玉斷在他鄉。」聽課後,「人生生死不迷茫,念念分明是妙方,來去自如多瀟灑,修佛修慧了無常」。
12345678910第1 / 20頁
追蹤我們